仲景故里寻根脉,中医急救溯新源——首届中医急救国医研习班文化传承纪实

发布时间:2025-10-18 23:02:15 人气:9

在医圣张仲景故里河南邓州,一场跨越千年的医学对话正在悄然进行。10月13日至15日,首届中医急救国医研习班在此举办,不仅是一次现代急救技术的集中培训,更是一次对中医急救学术源流的深度溯源。选择邓州作为研习基地,正是要在这片孕育了《伤寒杂病论》的土地上,让学员们亲身感受中医急救的千年传承。

寻根医圣故里,重温急救源流

张仲景不仅是“医圣”,更是中医急救学的开创者。早在1800多年前,《伤寒杂病论》中就已记载了包括胸外心脏按压、人工呼吸等急救技术,其中“救自缢死”篇所述方法,被公认为世界最早的心肺复苏系统描述。学员们驻足于珍贵的古籍前,透过泛黄的书页感受先贤在急症救治上的智慧结晶。

本次研习班特别设置了“仲景急救思想探源”课程,系统梳理了《伤寒杂病论》中关于厥证、脱证、卒死等急危重症的辨证救治体系。唐祖宣大师在授课中强调:“仲景创立的三阳三阴辨证体系,本就是为急症而设。学习中医急救,必须回到仲景学术这个源头。”

沉浸文化圣地,感悟济世精神

在邓州市张仲景展览馆的沉浸式研学中,学员们不仅看到了历代医家对仲景急救技术的传承发展,更通过“医圣祠”“仲景坐堂行医处”等历史场景,深切感受到张仲景“感往昔之沦丧,伤横夭之莫救”的济世情怀。一位来自基层的学员感慨:“站在医圣故里,才真正理解了什么叫‘医者仁心’,这种文化熏陶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学习中医急救的信念。”

古今交融,创新急救体系

此次研习班在课程设计上特别注重古今融合。白天,学员们学习《伤寒杂病论》中的急救经方;晚间,则在刘春山院长指导下,将古代的针刺急救技术与现代急救场景相结合。这种“从古籍中找方法,在临床中求创新”的教学模式,让古老的仲景学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。

“在医圣故里学习急救,有着特殊的意义。”培训项目发起人表示,“张仲景创立的理论体系至今仍在指导临床实践,特别是在心脑血管急症等领域,经方急救显示出独特优势。”

薪火相传,开启急救新篇

邓州作为“中国中医之乡”,近年来大力推动仲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。本次研习班选择在此举办,正是看中其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。通过三天的学习,学员们不仅掌握了现代中医急救技能,更在医圣精神的感召下,坚定了传承发展中医急救事业的决心。

首批六十名中医急救员从仲景故里出发,将把医圣的济世精神和急救技术带到全国各地。他们如同播撒的火种,将在城乡社区中传承医圣“拯溺救焚”的初心,让中医急救技术在新时代焕发绚丽光彩。

千年医脉,薪火相传。从邓州出发,中医急救正在书写守正创新的新篇章,为实现“急病良方、普惠于民”的美好愿景贡献着仲景故里的智慧与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