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急救员技能认证基地职能与管理办法

发布时间:2025-09-03 18:43:09 人气:15

中医急救员技能认证基地职能与管理办法

第一章 总则

第一条 设立依据
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》《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》《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制定规程》,设立中医急救员技能认证基地(以下简称"基地"),承担中医急救技术传承、人才培养与职业认证职能。

第二条 机构性质
  基地为经培训考核部门主管审批的非营利性专业技术机构,接受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职业技能鉴定所的业务指导与监督。

第二章 核心职能

第三条 标准化建设

1、制定中医急救员岗位能力标准及分级认证体系。

2、开发中医急救技术操作规范(理论+实操)。

3、编制《中医急救员培训大纲》及配套教材(含理论/实操/伦理模块)。

第四条 人才培养

1、开展中医急救员初/中/高级职业技能培训。

2、实施中医急救技术继续教育项目、专业技术的培训。

3、建立急救场景模拟实训系统(含AR虚拟仿真训练)。

第五条 考核认证

1、组织中医急救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。

2、颁发机构认可的《中医急救员》鉴定证书。

3、建立持证人员电子档案及考试学分系统。

第六条

1、开展中医急救适宜技术临床有效性研究

2、师资培训:实行"理论+实操+跟师"三阶段培养模式

每年累计受训≥48学时(含急救技术更新、教学法研修)

每期培训班实行 “主训师+辅训师”双岗责任制

第三章 组织管理

第七条 组织架构

第八条 日常管理

1、考场管理

理论考场:单人单卷,开卷考试,严谨考试作弊。

实操考场:按《中医急救模拟场景建设标准》设置六大急救情境。

2、考官管理:

实施 “三随机”制度:

随机分配考场、随机抽取考题、随机匹配考官

考官需签订《考评责任承诺书》,违规连带责任追溯期≥5年

第八条 成绩管理

理论考试:客观题机读评分(系统自动核验)

主观题双盲阅卷(分差≥10%启动三审机制)

实操考核:使用智能传感器设备量化评分(如正骨力度、针刺角度等)

应急演练实行 “现场录像+AI行为分析” 双轨评估

质量监控:设置教学督导组(含1名法律顾问+2名临床专家)

建立培训事故三级预警机制(黄/橙/红牌警示)

每年发布《中医急救技术应用白皮书》

第四章 违规处理细则

第九条 违规分级

级别

情形举例

处理措施

Ⅰ级

替考/泄题/篡改成绩

终身禁考+行业通报+移送司法机关

Ⅱ级

伪造培训记录/贿赂考官

取消资质+5年禁考+纳入信用黑名单

Ⅲ级

未按标准操作致教学事故

暂停执业1年+重修伦理课程

第十条 申诉机制

1、建立 “7日复核-15日复议-30日终裁” 三级申诉通道

2、争议案例需经质量管理委员会3名专家联合审查

第五章 监督与改进

第十一条 质量监控

1、内部监督:

每月开展培训质量飞行检查(抽查率≥20%)

每季度发布《考核通过率异常波动分析报告》

2、外部评估:

接受北京总部的每两年一次专项检查

引入第三方认证机构开展专业的指导

第十二条    持续改进

1、建立 “缺陷案例库” ,每年召开两次技术整改会议。

2、重大标准修订需公示30日并召开听证会。

第六章 附则

第十三条 实施要求
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,配套使用以下文件:

1、《中医急救员培训日志填写规范》

2、《考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图》

3、《违规行为证据采集与保存指引》

本管理办法自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核准之日起施行,每三年修订一次,重大调整需经专家委员会2/3以上成员表决通过。

第十四条 解释权
本规范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职业技能鉴定所负责解释。